從清晨到深夜,朝陽區疾控中心的辦公樓燈火通明。在這個與病毒賽跑的地方,戰斗,無聲地進行著?!皯鹗總儭闭砀甏?、不眠不休地守衛著這座城市,須臾不敢放松?!?0后”流調隊員張越,正是其中的一員。
時間回溯到4月3日21時許,張越正在單位值班。手頭的報告寫到收尾,突然接到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信息——社區篩查過程中發現了一管初篩陽性的單采標本。她仔細查看初篩樣本的檢測結果,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了提前預判:雖然還未復核,但復核陽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戰斗的號角當即吹響。流調組兵分兩路:一隊留在中心即刻展開電話流調,一隊“直插”病例家中展開現場流調。
經過初步流調發現:感染者居住在環境復雜的平房區,且其孩子已出現癥狀,疫點涉及相關幼兒園和辦公單位。第一時間“兜”住相關點位和人員,對于后續疫情的管控和處置意義重大。通過流調,張越幫助病例梳理了其14天內的行程軌跡,敲定細節,確定了重要的風險點位,并結合流調進展,隨時與指揮部進行信息對接,第一時間將店員、快遞員等作為重點密接者轉屬地和相關區采樣、管控,檢出多名感染者。
一夜無眠。4月4日清晨,朝陽區疾控中心完成并上報了“小金閣閣服裝店聚集性疫情”首發病例的初步流調報告。12小時內,疾控人員“摁”住了小金閣閣服裝店疫情絕大部分重要風險點位,最大限度降低了社會面傳播的可能性,為疫情得到迅速控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事出突然,但我們靠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充分的應急準備打贏了這場‘閃電戰’?!被貞浧疬@起疫情的處置過程,張越忍不住為身為首都疾控人而感到驕傲。
全球疫情高位運行,我國始終面臨著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壓力。疾控人員都知道,即使風平浪靜時,海面下也波濤洶涌。4月22日凌晨,剛剛從上一輪疫情緊張的處置工作中喘了一口氣,朝陽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又接到了新“警報”。
“‘工作群’立刻炸開了,當天以為終于有時間去理發的我,又回到了單位待命?!边@次,張越被安排在現場處置的崗位。疫情涉及病例數眾多,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性強,只有迅速確定風險點位,才能實現精準管控,盡可能縮小疫情的傳播面。
將核準的風險點位第一時間公布,及時落實管控措施,才能給市民吃下“定心丸”。為此,張越和她的同事都“腳不沾地”地忙碌著。最多時,一天跑了15個點位,用她自己的話說,處在“從白天干到白天”的狀態。
“只要是病例曾經到訪的地方,哪怕是只逗留了一分鐘,我們也一定要找到?!睆堅秸f,本輪疫情涉及老年人較多,他們的記憶力、表達能力跟年輕人相比有差距,消費以線下為主,支付方式以現金居多,這都給風險點位的確定帶來了難度。
其中讓張越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特別難找的城中村小商店。當天21時,她和同組隊員剛剛從涉疫醫院出來,指揮部傳來流調信息,3名確診病例的支付記錄中出現了同一個商家,風險性極高。她帶領組員直撲涉疫社區,但由于地形復雜、燈光昏暗,小商店沒有明顯的招牌,核準工作進展得非常困難。
“不論如何,今天一定要把這個地方找出來!”情急之中,張越撥通了確診病例的視頻電話。一路開著視頻,由病例“帶路”,終于摸索到了準確位置。當她把點位照片傳回時,奔波一天的疲憊一掃而空,“我心里清楚這件事有多重要,一切都值得!”
當前,本市的疫情防控正處在緊要關頭,張越和她的同事深知自己肩負著怎樣的使命,他們并肩作戰,一刻也不敢懈怠?!皟赡甓嗟目挂呓洑v,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被人民信任和需要的職業自豪感,這也激勵著我像戰士一樣去戰斗?!保ū緢笥浾?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