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6月9日,在距離新疆吐魯番市40公里的哈密瓜種植基地,6輛新疆冷鏈卡班(新疆—重慶—泰國)鳴笛啟程,滿載150噸新疆哈密瓜,將經由陸海新通道運抵泰國曼谷。
近幾年來,東盟地區對新疆的地產農產品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新疆深處亞歐內陸,物流不暢,經常面臨瓜果品質好但賣不上好價錢的問題。
此次卡班開行由新疆國際陸港集團、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新疆億聯達國際物流公司團隊聯合協作,首批啟運的哈密瓜從鮮果采摘到曼谷消費市場,全程預計用時8天,有效彌補了新疆冷鏈物流的短板,保障了新疆瓜果品質,幫助農戶賣上好價錢,有力推動新疆地產農產品擴大出口。
陸海新通道是由中國西部地區和東盟國家共同打造的具有多重經濟效應的戰略性通道。常態化開行5年來,有機銜接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貨運規模與輻射區域不斷擴展。據了解,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首發班列二十余趟,開拓了河南、湖南、甘肅等國內省份和越南、老撾、馬來西亞等中南半島國家的貨運新路線,有效推動外貿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前4個月,陸海新通道外貿貨運總值45.6億元,同比增長25.6%。
為樹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標桿,提升陸海新通道對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作用,近日出臺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規劃》中提出,將深化基礎設施和供應鏈物流合作,推動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在重慶、成都等中國西部城市高效對接,實現通道物流資源共享;共同推動冷鏈多式聯運,鼓勵支持沿線有關企業共建冷鏈特色物流、分撥與倉儲中心,加快完善通道跨境冷鏈快遞物流體系。
據悉,下一步,各方將進一步發揮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作用,常態化開行冷鏈班車,同步拓展冷鏈鐵海聯運班列,共建陸海新通道;在擴大新疆瓜果出口的同時,也同步擴大對內開放,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開放大市場,加快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劉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