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中國與31個合作伙伴在“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召開期間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承諾建設環境友好和抗風險的基礎設施,堅持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路。中國與相關國家新建了8個貿易暢通工作組和雙邊投資合作工作組,與塞內加爾簽署了電子商務合作備忘錄,與匈牙利、俄羅斯等簽署了綠色發展、數字經濟領域投資合作備忘錄,合作機制日益完善,溝通渠道更加豐富。在全球疫情反復背景下,中國在控制國內疫情、促進經濟復蘇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得到國際社會公認,同31個合作伙伴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伙伴關系倡議,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疫苗和抗疫物資。
記者日前從商務部獲悉:2021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達11.6萬億元,同比增長23.6%,創8年來新高,占我國外貿總額的比重達29.7%。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5萬列、運送14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29%。我國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與相關各方一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實現了與共建國家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對機械裝備、生產線等設備的投資最多可抵扣20%(中小企業)稅金,中堅企業可抵扣12%,大企業為10%。此外,對投資藍色氫或綠色氫生產等碳中和技術、鋼鐵或石化等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供給基礎薄弱的稀土、尿素水等源泉技術的企業,最多可享受40%稅額抵扣優惠。韓對半導體、動力電池等領域的研發投資最多可享受50%稅額抵扣據韓國《NEWSIS》2月24日報道,據企劃財政部2月24日透露,根據今年修訂的稅法,對投資半導體、電池、疫苗等三大領域國家戰略技術研發的中小企業,最多可享受投資額50%的稅額抵扣優惠,大企業最多可抵扣30-40%。
韓國中小風險企業部強調,今年將對人工智能、虛擬融合現實、物聯網、生物健康、區塊鏈等有潛力的新產業領域的創業企業給予優待選拔。為拉動飛躍期創業企業的成長,將去年引進的“大企業合作項目”從3個增加到5個,支援規模也從50個擴大到70個。為提高創業企業ESG(環境、社會、支配結構)經營能力,還提供收購、合并等企業專家教育和咨詢服務,積極支援發掘創新企業,使其成長為跨國企業。
此外,還應著力解決法律空白和漏洞,如對個人數據、個人數據保護作出統一定義,解決法律文件中相互沖突、重復或不一致的條款,以及制定專門的個人數據保護法等等。此外,越南的法律框架也未能回答誰擁有個人數據、誰有權買賣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披露程度等重大問題。比如,即便侵害個人隱私致人死亡,也僅將處以10億越南盾(約合43810美元)罰款或2—7年監禁。
2月23日,重慶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舉行第一屆二次會員大會。重慶市工商聯副主席王進表示,2021年,重慶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3494億元,增長40%,對“一帶一路”建設投資呈現增長態勢。全市21家企業對“一帶一路”投資為7067萬美元,同比增長49%,其中民營企業18家,投資5082萬美元,民營企業和投資額,分別占全市投資“一帶一路”企業的86%和72%。
2月21日,豐都縣騰旺水產養殖有限公司14噸、價值近40萬元的人工養殖西伯利亞鱘經重慶海關所屬涪陵海關檢疫合格后裝車,隨即啟運經廣西出境抵達越南等東盟國家,這是重慶市鮮活水產品第一次走出國門。
目前,越南石油公司(PVoil)正在增加進口,預計2月底運抵越南港口的汽油2.6萬立方米和石油4萬立方米。越南《工商報》2月22日報道,2月22日越南工貿部在成品油供應情況報告中表示,2022年2月成品油供應足以滿足市場需求,2022年3月將繼續儲備。目前,宜山煉油和石化廠的產能為55-60%,預計3月份該廠將供應月度計劃的80%以上(68萬立方米)。
據越南《工貿報》2022年2月14日報道稱,2022年越南是中國橡膠進口第二大市場,進口額22.8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27.8%,在華市場份額占比18.2%。
綜合泰國媒體近日消息,在去年對外貿易大幅增長的基礎上,泰國總理巴育要求相關部門繼續采取措施,推動今年的出口增長。泰國巴育總理要求相關部門抓住全球經濟復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今年初生效的機遇,保持出口的積極勢頭,推動出口增長。